1、 文檔目標
對語法制導翻譯有個簡單了解。
2、 問題場景
在使用編譯器時,對于編譯器的原理了解很少,整個編譯過程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這 6 個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語義分析都和原語言相關,而翻譯就會涉及到中間代碼,從而進行優化及向目標代碼的生成。
因此關注翻譯過程,能更好的理解編譯和靜態分析。
3、軟硬件環境
1、軟件版本:不涉及
2、電腦環境:不涉及
4、語法制導翻譯
什么是語法制導翻譯Syntax-directed translation?
簡單地說,語法制導翻譯(SDT)是把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翻譯過程結合在一起進行的翻譯。
語法制導翻譯使用上下文無關文法(CFG)來引導對語言的翻譯,是一種面向文法的翻譯技術。
什么是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上下文無關文法(CFG)是指在計算機科學中,若一個形式文法G = (VT, VN, P , S )
VT :終結符集合
VN:非終結符集合
P :產生式集合
S :開始符號
上下文無關文法中的任意的產生式α → β 都屬于產生式集合 P,α 屬于非終結符集合VN。
再說回語法制導翻譯,語法制導翻譯基本思想是基于屬性文法的處理過程,對單詞符號串進行語法分析,構造語法分析樹,然后根據需要構造屬性依賴圖,遍歷語法樹并在語法樹的各節點處按語義規則進行計算。
隨著語法分析的進展,識別出一個語法結構,就對它的語義進行分析和翻譯。
一個常見的語法制導翻譯方法是將輸入字符串通過把相應的動作附加到每一條語法規則上的方法翻譯為一連串的動作。因此,對于一個基于某語法的字符串的解析會產生一個對于規則的應用序列。語法制導分析提供了一種將語義附加到任何一種語法上的簡單方法。
5、總結
語法制導翻譯 SDT是一種基于語法分析的翻譯方法,旨在確保翻譯后的代碼具有與源語言相同的結構和語義。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在語法分析過程中嵌入特定的翻譯動作,如計算表達式的值或生成中間代碼,來指導翻譯過程。

首頁 > 資源中心 > FAQ
